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意见》从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等方面作出部署。这些可触可感的实惠,是政策温暖的“试纸”,也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实践,必将让群众的幸福感跃升。
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恰似一支饱含深情的画笔,在民生画卷上勾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万千家庭送去希望与温暖。《意见》强调,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会保险补贴;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每一项举措,都承载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凝聚着社会各界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让公平与温暖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流淌。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意见》明确,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规划布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人才调配城乡一体化;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推动人口集中流入地城市“一城一策”制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办法……一项项举措,不仅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也凝聚着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让群众在公共服务的温暖怀抱中绽放幸福的笑容。
普惠性民生建设旨在覆盖全体人民,满足人们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承载着对人民生活的深情关切,为千家万户托起“稳稳的幸福”。《意见》强调,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这些暖心举措必将把教育的希望、医疗的温暖、养老的安心、托育的便利,化作触手可及的幸福,绘就一幅幅民生“幸福画卷”。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意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抓细抓实,全力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李 伟)
编辑:胡宇浓
校对:吴悦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