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抢抓离校前促就业关键冲刺期,深入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通知要求,加力挖潜拓展就业岗位,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全力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和谐发展。官方数据显示,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如何更加积极地推动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当下关注的民生议题。此次“百日冲刺”行动以“凝心聚力拓岗位,百日冲刺促就业”为主题,持续至8月,旨在精准拓展就业岗位,持续优化指导服务,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顺利就业,帮助他们完成从校园生涯到职业生涯的跨越。
拓展就业渠道,扩大岗位资源供给,是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前提。因此,在高校、社会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合作桥梁”,进行人才供需对接和精准匹配就成为“关键一环”。一方面,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访企拓岗、持续加力组织校园招聘活动、办好各项促就业品牌活动,持续在扩渠道、促匹配上下更大功夫,切实提升实效性,不断实现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另一方面,各高校要继续组织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等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开发更多乡村全面振兴、社会工作、为老服务、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基层就业岗位,选派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例如,此次“百日冲刺”行动就明确,要抓紧推进政策性岗位招录、组织实施好基层就业项目。可以预见,随着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出,必将激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池春水”。
观念新,天地宽。对于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念是顺利求职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可以让自己更快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对此,相关部门和各高校必须着力加强就业观念教育,通过深入细致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准就业方向、增强就业信心。对于毕业生而言,则要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预期,从更长远视角看待当下就业和职业发展,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在更加宽广的“职业赛道”上绽放“青春之花”。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则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此次“百日冲刺”行动,如同一场“及时雨”,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带来了“硬核支持”。只要各方压实责任、兜牢底线,有力汇聚各方合力,就一定能助推广大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江新华)
编辑:胡宇浓
校对:吴悦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