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jxpinglun@163.com
QQ群 : 317365101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评论 >> 本网专稿 >> 大江时评
大江时评:让“过紧日子”成为行动自觉
来源:大江网  2025-05-23 15:18:00  编辑:倪旻  作者:郑慕华[ 浏览字号: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这既是对“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要求的再强化,更是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各级党政机关要积极响应号召,将勤俭节约内化为行动自觉,更好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紧”在思想铸魂,形成行动自觉。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只有从灵魂深处认同过紧日子的政治意义和现实价值,才能将节约理念转化为无需提醒的自觉。各级党组织要深化思想教育,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将《条例》纳入党员干部培训重点内容,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专题党课宣讲、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认识“过紧日子”的重要性。要抓细日常管理,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将节约理念融入工作各环节,推行无纸化办公、严控文件印发、倡导精文简会、落实“光盘行动”等,以精细化管理推动节约习惯养成。要营造节约氛围,开展“节约标兵”评选、发布行为规范手册,通过榜样示范、制度约束、集体荣誉激励等方式,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形成常态。

      “紧”在制度固本,划定行动边界。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硬约束。只有构建全链条节约制度体系,才能为“过紧日子”划定“硬杠杠”、标出“警戒线”。要强化刚性约束,严格落实《条例》内容,将《条例》中涉及的经费管理、差旅与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方面的规定落实到位,确保每一笔资金使用都厉行节约、有章可循。要规范重点领域,聚焦“三公”经费等关键环节,实施动态监控管理,在《条例》基础上,细化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标准规范,杜绝出现铺张浪费现象。要健全考核机制,建立节约型机关考核评价体系,把“过紧日子”成效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以制度刚性保障节约理念落地见效。

      “紧”在效能提质,校准行动方向。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本质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要全面梳理预算,淘汰低效无效项目,严控非必要支出,大幅压减会议培训、公务接待等一般性开支,争取“少花钱”。同时,通过制定耗材限额标准,严禁超规配置资产、违规追加经费,杜绝铺张浪费。要保障重点领域,优先保障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重大战略和民生工程,集中财力办大事,将资金精准投放到发展急需处,做到“花准钱”。要加强考核管理,推行全生命周期预算监管,将群众满意度、产出转化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确保“花好钱”。同时,对低效支出部门启动专项审计,对“形象工程”“政绩项目”,以及“该花不花”的不作为行为,一律严肃问责,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成由节俭败由奢”。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自觉,也是践行人民至上的必然要求。唯有以思想自觉培根铸魂、以制度刚性固本强基、以效能导向提质增效,才能让过紧日子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过好日子”,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郑慕华)

      校对:吴悦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