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5月18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当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已达7046家,平均每20万人便拥有一座精神殿堂。
“一馆藏千秋,一眼越万年”。近年来兴起的“文博热”,既反映了人们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需求,也充分体现了人们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博物馆藏品总数6741.3万件(套),同比增长6.44%;馆舍建筑面积4392.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1%;全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中华文脉。如今,逛博物馆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少人“为一馆而奔赴一座城”。无论是国家博物馆文创再“上新”,萌呼呼毛绒玩具“鹳条儿”成为“爆款顶流”,还是湖南博物院马王堆“生命艺术”大展,用现代技术“复活”汉代瑰宝,抑或是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网红藏品,让游客能深度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随着从提升数量、增加供给向提升质量、改善服务不断迈进,我国博物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202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51万余场,重磅大展、研学活动、精品文创等层出不穷,不仅让博物馆和观众实现了“双向奔赴”,也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期待。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蓬勃发展,既为观众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也不断提升了群众的观展体验,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数字动能”。譬如,在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该馆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成功打造“那年八一,青春正燃”VR沉浸式体验项目,构造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让观众重回南昌起义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身临其境体会在特殊历史情景下的抉择与伟大。可以说,今天的博物馆正在以更创新的表达、更丰富的场景,不断推动更多人触摸历史文化、感悟文脉流淌,为美好生活添彩。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对于观众而言,逛博物馆早已不是走马观花般的“到此一游”,而是一场与历史、文化的“走心”对话。面向未来,我们期待我国博物馆在推出更优质展陈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质量、优化服务,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
(何莉)
校对:吴悦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