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国两会,关于房地产政策的表述都会引发高度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老百姓过日子,讲究安居乐业。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再到“住有优居”,“好房子”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好日子的期待,不仅要有好标准、好建造,还要有好材料、好设计以及好服务,才能让老百姓住得健康、住得舒适、住得安心放心。
有没有房子住、住上什么样的房子,直接关系一家人的获得感、幸福感。2024年,全国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863个,惠及居民136.7万户,建设筹集安置房189.4万套……一张张舒心的笑脸,既是“老旧小区改造”奔向的目标,也是“老旧小区改造”这张答卷上,最权威、最有分量的“打分”。
那么,“好房子”如何推进建设?待建的要严格落实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这四大要求;已建成的包括正在居住的,可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让“老房子”变成更宜居的“好房子”。可以预见,无论新房子还是老房子,都要努力向“好房子迈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中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建好“新房子”,也要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老房改造有很多潜力可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政府计划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当前,居住在“老破小”房子里的居民还有不少。一些房子风吹雨打,出现了结构破损、频繁漏水、管道异味等糟心问题;有的房子空间设计不合理、采光、隔音隔热等不理想;有的房子,小区绿化和公共配套设施偏少。因此,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要把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这样才真正让这项民生工程暖民心,居民幸福感“旧地升温”。
随着我国住房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好房子”的内涵不断扩展。有了“好房子”,还要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才能让民生福祉更有品质。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谢丹玲)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