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人人喊打。近日,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惩戒办法》),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联合惩戒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民之所望,也是政之所向。《惩戒办法》出台,折射出打击治理电诈犯罪触角延伸,向社会发出更明确的“严治”信号,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威慑力。可以预见,随着这些措施联合发力,必将让电诈及其关联违法犯罪人员“寸步难行”。
近年来,我国始终对电信网络诈骗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在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上精准发力,深化联合执法,加强预警拦截,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治理成效有目共睹。
现实生活中,由于诈骗手法多变、技术对抗升级等原因,相关案件的高发态势依然不容低估,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数量上升最快的刑事案件类型。仅2024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就达2.5万人,同比上升44.1%。鉴于此,在法律惩罚之外,进一步强化对电诈及其关联违法犯罪的联合惩戒,有助力形成全方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让诈骗分子感受到切肤之痛。
作为确保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落地落实的重要配套文件,《惩戒办法》呈现出诸多亮点。具体来看,《惩戒办法》共18条,主要包括惩戒原则、惩戒对象、惩戒措施、分级惩戒、惩戒程序、申诉核查等六个方面内容。《惩戒办法》指向更明确,适用金融惩戒、电信网络惩戒以及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惩戒期限为2年,明确对不同惩戒对象实施不同种类的惩戒,体现过惩相当。也就是说,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除了将受到法律惩罚,也会受到多方面的联合惩戒,必将切断诈骗分子的“根基”,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火墙”。
值得关注的是,《惩戒办法》设立了申诉渠道,对于发现惩戒认定确有错误的,要及时解除惩戒措施,充分保障申诉人的合法权益。现实中,不少“帮信罪”人员属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案件多、涉及面大,在认定上是否应有更多“治病救人”的考量,一直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坚持依法认定、过惩相当、动态管理,兼顾法、理、情的平衡,十分有必要,是对社会公众关注的有力回应。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多策并举,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认真贯彻落实《惩戒办法》,源头治理、依法打击、拳拳见肉,让犯罪分子感受到痛,从而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的蔓延、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全力夺取反诈人民战争新胜利。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李 伟)
校对:韩雨萱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