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jxpinglun@163.com
QQ群 : 317365101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评论 >> 本网专稿 >> 大江时评
大江时评:以工代赈,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来源:大江网  2024-11-05 16:34:57  编辑:倪旻  作者:彭松涛[ 浏览字号:  ]

      11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累计吸纳245万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同比增长30.2%,已发放劳务报酬310亿元、同比增长22.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共下达2024年度中央专项投资115亿元,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26个,前三季度累计吸纳27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超过27亿元;各地也充分挖掘重点工程项目主体建设及附属临建、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用工潜力,前三季度累计吸纳218万返乡农民工和其他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83亿元。可见,“以工代赈”瞄准农村低收入群体,强化“雪中送炭”,推动“鱼”“渔”双授,既增收入又长技能,不仅能够实现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等一举多得的综合效果,也树起劳动光荣、奋斗出彩的旗帜,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以工代赈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还要继续抓紧抓实。当前,我国为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政策正加快落地见效。要抓住有利的机遇,加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力度,吸纳带动更多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充分发挥“赈”的实效。为此,一方面要盯紧重点人群,扩大面向农民工、脱贫人口的以工代赈规模,吸纳带动更多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持续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促进项目实施与群众发展的“双向奔富”;另一方面要加强资金监管,按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防止资金“跑冒滴漏”,切实让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以工代赈资金落到实处、发挥实效。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劳务技能培训,做到岗位需求与技能无缝衔接,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实施。

      以工代赈,连接“大工程”与“小民生”,打通有效投资与就业消费,燃旺乡村“烟火气”。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推动以工代赈提质扩容,让更多农村低收入群体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真正发挥出“造血式扶助”的功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彭松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