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jxpinglun@163.com
QQ群 : 317365101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评论 >> 大江观点
假期托管班“托”起幸福的民生
来源:大江网  2024-01-29 16:24:00  编辑:刘晨东  作者:朱亮[ 浏览字号:  ]

      这个寒假,“托管”又成为热词。为助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少工委在全市建设“寒假学堂”少年儿童托管班100多个。一经报道,立即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每当假期临近,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你家孩子寒假怎么安排”“孩子已经放寒假,工作日带娃成问题了”……寒假模式开启,寒假带娃又成了家长的头疼事。众多双职工家庭子女假期“看护难”成为无法避免的难题。寒假期间,家长基本都需要正常工作,老人又不在身边,小孩独自在家,除了没有学习的自觉性,而且极不安全。问题产生自然衍生出“利益市场”,一些机构借“看护”之名,行“补习”之实,这不仅阻碍了“双减”政策的实施,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不小的负担。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印发《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进一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并明确: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在此基础上,各地纷纷因地制宜,推出不同种类的托管服务。有的在学校开展琴、棋、书、画等形式多样的看护课,有的聘请志愿者共同参与……特别是最近杭州一小学精心定制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寒假生活指南”,取代以往传统的书面寒假作业,这种“托管”创新让孩子们以更多元的方式度过假期,更好地成长。

      开展假期托管服务,这是减轻家长负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创新举措,是政府的惠民之举。如何把“托管”办好,成为考验各地教育部门的试金石。学校假期托管服务应统筹谋划,由政府牵头,以学校为主要承担机构,发挥学校在师资、场地、办学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自主作业、自主阅读活动。并根据实际和地方资源优势,围绕“阅读、体育、艺术、劳动”等维度,提供各类特色课程服务,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托管”期间“学有所乐、玩有所成”。

      当然,假期管护难题,不是单方面的责任,还需学校、家庭、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排忧解难”。学校是现成托管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学校积极响应支持,理所当然,但切忌要求学校办成“无限责任公司”,要积极关注教师的合法权益,不要将寒假、暑期变成“小学期”,“一包了之”。假期是家庭教育、滋养亲情的“黄金时段”,妥善安排是家长的“分内事”。同时,要广泛动员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在“馆、宫、院、场”等社会公共、公益、普惠场所,开展“游、学、研、玩”等多种形式的假期活动,让社会力量为解决假期难题提供广阔思路,切忌“一旁观之”。

      家长的反馈是对假期“托管”服务最好的注脚。假期托管班“托”起幸福的民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假期“托管”在成功化解家庭的“假期焦虑”、解决家长“忧心事”的同时,一定会给每一个孩子带来愉快、充实且难忘的假期。

      (朱亮)

      编辑:徐楫越

      校对:刘晨东

      审核:倪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