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托管”又成为热词。为助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少工委在全市建设“寒假学堂”少年儿童托管班100多个。一经报道,立即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每当假期临近,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你家孩子寒假怎么安排”“孩子已经放寒假,工作日带娃成问题了”……寒假模式开启,寒假带娃又成了家长的头疼事。众多双职工家庭子女假期“看护难”成为无法避免的难题。寒假期间,家长基本都需要正常工作,老人又不在身边,小孩独自在家,除了没有学习的自觉性,而且极不安全。问题产生自然衍生出“利益市场”,一些机构借“看护”之名,行“补习”之实,这不仅阻碍了“双减”政策的实施,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不小的负担。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印发《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进一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并明确: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在此基础上,各地纷纷因地制宜,推出不同种类的托管服务。有的在学校开展琴、棋、书、画等形式多样的看护课,有的聘请志愿者共同参与……特别是最近杭州一小学精心定制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寒假生活指南”,取代以往传统的书面寒假作业,这种“托管”创新让孩子们以更多元的方式度过假期,更好地成长。
开展假期托管服务,这是减轻家长负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创新举措,是政府的惠民之举。如何把“托管”办好,成为考验各地教育部门的试金石。学校假期托管服务应统筹谋划,由政府牵头,以学校为主要承担机构,发挥学校在师资、场地、办学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自主作业、自主阅读活动。并根据实际和地方资源优势,围绕“阅读、体育、艺术、劳动”等维度,提供各类特色课程服务,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托管”期间“学有所乐、玩有所成”。
当然,假期管护难题,不是单方面的责任,还需学校、家庭、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排忧解难”。学校是现成托管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学校积极响应支持,理所当然,但切忌要求学校办成“无限责任公司”,要积极关注教师的合法权益,不要将寒假、暑期变成“小学期”,“一包了之”。假期是家庭教育、滋养亲情的“黄金时段”,妥善安排是家长的“分内事”。同时,要广泛动员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在“馆、宫、院、场”等社会公共、公益、普惠场所,开展“游、学、研、玩”等多种形式的假期活动,让社会力量为解决假期难题提供广阔思路,切忌“一旁观之”。
家长的反馈是对假期“托管”服务最好的注脚。假期托管班“托”起幸福的民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假期“托管”在成功化解家庭的“假期焦虑”、解决家长“忧心事”的同时,一定会给每一个孩子带来愉快、充实且难忘的假期。
(朱亮)
编辑:徐楫越
校对:刘晨东
审核:倪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