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贵的时候几百块一斤,如今只卖七八块”...最近,关于葡萄“阳光玫瑰”的讨论火了起来,有记者调研发现“阳光玫瑰”之所以断崖式下跌,同各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挂果数量忽视口感品质等有关,导致“阳光玫瑰”价值稀释。诚然,“物以稀为贵”。“阳光玫瑰”价格走势,恰恰是市场经济自由开放竞争的运行趋势,实现了供求关系的平衡与对接,让一种水果回归到本质状态。
一滴水折射阳光,一颗“阳光玫瑰”反射产业振兴之路。透过“阳光玫瑰”,应当看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存在的客观问题,诸如同质化竞争、粗放型经营、品质效益不高、“高开头低收尾”难以持续等现象,如同“阳光玫瑰”一样开局“满血爆棚”,在一窝蜂、扎堆上的背景下,最后能够收获产业带来的红利边际不断递减,甚至存在亏本赚吆喝的风险。所以说,如何让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这个“阳光玫瑰”长盛不衰、常开不谢,是广大乡村治理者必须回答的课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是推动群众致富、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产业贵在立足乡村特色优势,打造不可替代性的“农”字号、“土”字牌,让产业振兴能持续、有前景、充满光明道路。现实少数诸如蛮干快上、忽视品质、跟风上项目等行为,极容易浪费乡村宝贵且有限的资源,伤害百姓群众切身利益,败坏党员干部队伍求真务实形象。找准定位,深挖优势,做强品牌,以高品质、有特色开拓前景,于竞争激烈市场经济环境中“永不凋零”。
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特色资源和优势“资产”,能否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关键在于吸纳一批懂市场、专业长、有视野、爱乡村的人才队伍,诸如农创客、“田秀才”、土专家等等,为乡村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所学所长,也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发挥“头羊”作用。此外,乡村因平台小、基础条件欠缺等客观因素,打好“感情牌”和“乡愁牌”磁吸人才,还得用好政策倾斜、资金补贴、教育医疗优惠等“大礼包”,让人才源源不断下沉乡村,呵护乡村振兴“阳光玫瑰”茁壮成长。
欲振兴乡村,必先振兴产业。产业振兴这颗乡村振兴路上“阳光玫瑰”,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价值作用。坚持统筹谋划和科学规划,防止同质化、低端化、跟风式等现象,让“一乡一策”“一村一品”做精做细农业产业化“绣花工”,让乡村“土”字号成为“特”字号、“金”字号,于乡村振兴路上熠熠生辉、永放光芒,盛开出群众致富、乡村美丽、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常开不谢的“阳光玫瑰”。
(段官敬)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