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jxpinglun@163.com
QQ群 : 317365101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评论 >> 本网专稿 >> 大江时评
大江时评:饭菜不涨价被罚款?莫让高校食堂成“资本逐利场”
来源:大江网  2023-09-06 09:54:11  编辑:倪旻  作者:段官敬[ 浏览字号:  ]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近日,广州华立学院食堂内一档口因饭菜不涨价收到罚款300元的“处罚单”,此事被爆料后立马引发舆论关注。饭菜不涨价反而收到了罚款单?如此操作真的是“头回见”,在公众认知里,违背公平竞争和公开透明原则,随意涨价、胡乱加价,才是被罚款的对象。然而,反其道而行之,对不涨价的档口进行罚款,实在超出了普通人认知的“脑际线”。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不涨价的档口属于高校食堂,可想而知,不涨价正是满足学生消费需求、符合学生消费水平。按道理,不涨价是值得鼓励的一种风格,起码在为学生考虑,与学校立德树人、追求境界的背景与价值理念是一致的。对不涨价的档口进行罚款,显然让人难以理解,显得“市侩主义”过于突出,简直“有辱斯文”。

      当然,校方就此事进行了回应,称罚款行为属于食堂承包方,学校也对此表示“不合理”。这里面实际上涉及了一个本质问题,高校食堂监督管理机制与利益机制如何达成平衡,才能真正让学校食堂成为“学生专场”,而不是成为市场和资本的“私人专属”。否则,如何能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公平正义”,诸如“不涨价被罚款”的离谱现象,还是会冒出来、令人摸不着头脑。

      说白了,当校方把食堂“一包了之”,沦为“甩手掌柜”,让做生意的承包方监督、管理、运营“一条龙”服务,那么资本的本质选择就会进行“利益最大化”,哪有什么学校、学生以及育人理念,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故此,要从构建校方、学生、承包方、档口等利益协同和监督联合机制做起,使各方利益达到平衡共赢,用科学有效的“读书人”方式解决“反向罚款”的问题,毕竟公开透明、多方协商才是最佳的“解题方法”。

      事在人为,为之则易。同为高校食堂,让人联想到最近较火的东南大学食堂,开设“2元爱心窗口”,涵盖“1荤1素1咸菜+米饭”套餐。不仅如此,还考虑到用餐学生心理感官,在此档口提供其他价钱的菜,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此排队,“2元爱心”释放“100℃的温度”。同为高校食堂,显而易见,抓好一个食堂管理“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关键在于是否真心实意为学生着想。

      学校是培养大写的“人”的地方,让学校感受“舌尖上的温度”是立德树人的题中要义。从本质上来看,“饭菜不涨价”和“2元爱心窗口”的本意如出一辙,都是为了学生。只不过前者被“惩罚”、后者被“推崇”。从这点来说,还须立起校园食堂管理监督规矩的“硬杠杠”,莫让市侩主义、“唯利是图”等意识占据学校“制高点”,让“有温度、有热度”成为校园的底色与风尚。

      (段官敬)

    点击排行

    再读青春寄语,践行青年使命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演讲、座谈等方式与青年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