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协调发展这个制胜要诀,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上海碳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9%,历史性地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绿色低碳社会充满活力,绿色低碳产业朝气蓬勃,绿色低碳创新潜力无限。近年来,我国“双碳”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迈出了坚实步伐。在能源革命方面,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重大行动扎实推进,一批大型光伏风电基地在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开工建设,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加快实施,2022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25.9%,比2012年提升11.4%,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以上。也要看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还需付出艰苦努力,持续深化能源革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能源革命应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着力解决好我国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扎实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这是一项复杂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搞“碳冲锋”,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搞“拉闸限电”,这些做法之所以必须纠正,原因就在于它们都不符合推进能源革命和“双碳”工作的思路和要求。更好地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在巩固拓展经济恢复向好态势基础上,加大重要领域、重点行业“双碳”实施方案和支持保障措施的落实力度,有序推进新旧能源转换替代,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道虽迩,不行不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落实这一重要部署,要念好协调发展这个制胜要诀,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降低高碳经济、增加低碳经济,才能让增长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健康。要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现状,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上海,“光伏智能道路”亮相碳博会,新能源汽车在上面行驶可以持续无线充电;在深圳,探索推出能源、交通、产业、建筑等多领域近零碳示范场景,城市降碳步入快车道……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制度安排和统筹协调机制,必能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不断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11日05版)
(责编:胡永秋、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