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jxpinglun@163.com
QQ群 : 317365101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评论 >> 本网专稿 >> 大江时评
大江时评:直播打赏务必量力而行
来源:大江网  2023-06-01 09:51:35  编辑:倪旻  作者:潘诚[ 浏览字号:  ]

      近年来,很多人被网络直播所吸引,参与过其中的打赏活动。对此,有的人能够适可而止,把它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但也有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被打赏套路死死困住,丢掉了原本能够让自己行稳致远的价值观,甚至因此妻离子散、倾家荡产、锒铛入狱或自杀。

      近日,《焦点访谈》播出了主题为《失控的直播打赏》的节目,列举了两个发人深省的典型案例。河南省平舆县,一对并不富裕的农村年轻兄弟在父母去世后迷上直播,近一年内疯狂打赏网络主播150多万元,花光了父亲死亡赔偿金145万元,直到今年3月,家人才发现其银行账户上只剩下4分钱。另一个事例也让人唏嘘不已,几年前,北京市一家服装商贸公司的出纳挪用了公司公款2000多万元参与直播打赏,最多的时候,一天打赏一万多次,而这名出纳最终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至今赃款也没有追回来,给所在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高达7.51亿,有超1.5亿网络直播账号、超10亿内容创作者账号,用户、账号数量规模惊人,市场营收近2000亿元。其实,在网上搜索“直播打赏”就会出现众多因此造成家庭、单位经济危机的新闻,让人迫切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究其原因,是平台、经纪公司和主播眼里只顾获利、不管用户实际消费能力的畸形营销模式在作怪。

      不可否认,当前一些主播为了不择手段“吸睛+吸金”,频频“秀下限”“踩红线”,滋生了直播打赏内容低俗、主播尽情PK、用户争当“大哥”等乱象。其中的过程极具鼓动性和诱导性,让一些用户乱了心智、欲罢不能,做出与自身经济水平不相符的傻事。实际上,2021年,我国就出台实施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不同类别、级别的网络主播账号在单场受赏总额、直播热度等方面设定了限制,对单个虚拟消费品、单次打赏额度也设置了上限,要求平台设置打赏冷静期和延时到账期。但从现实情况看,相关平台和主播并未认真落实,执意在直播打赏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无视对用户和自己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说一千、道一万,直播打赏不能再这样野蛮生长、恣意妄为了!为此,无论什么年龄段、从事什么职业、身处何地,进行直播打赏务必量力而行,切勿无休无止,让自己身心健康、家庭幸福或单位发展“乌云密布”。笔者认为,一方面,用户要真正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制力,决不能盲目消费,牢记赚钱养家的艰辛和不易;另一方面,网信、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网络直播涉及色情、洗钱、不正当竞争、散播谣言等乱象,发现一起就严肃查处一起,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此外,平台要时刻履行好主体责任,真心实意接受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切勿因一味追逐不当利益,对主播的违法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播打赏陷阱多、浪费钱、不值当,切莫随意出手或执迷不悟,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话说回来,有直播打赏的钱,还不如请亲朋好友吃顿饭加深感情,为家人、自己去医院做一次体检促进健康,给困难群体捐款捐物做好人好事,或去梦想的打卡地旅游开阔眼界,这岂不更有意义?比在虚无缥缈的网络直播间打赏主播好上一万倍!

      (潘诚)

    点击排行

    再读青春寄语,践行青年使命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演讲、座谈等方式与青年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