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22年是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一年。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在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冲击下,2022年中国经济再现“风景独好”。
可圈可点,中国经济交出来之不易“成绩单”。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推出“降、缓、返、补”组合拳、出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实施,消博会、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四大展会轮番登场;政府牵头,江苏、浙江、四川等省组团出海“抢订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好政策“组合拳”,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稳住经济大盘。2022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这份来之不易的经济“成绩单”,可圈可点,释放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回暖复苏信号,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意味着我国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优、发展动力更为充沛,意味着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且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未来可期,中国经济奏响整体好转“最强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1.6亿多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这都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机器转起来,工人忙起来,订单多起来,消费旺起来,物流跑起来……各地按下经济恢复“快进键”,复工复产加快、复商复市回暖,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得到进一步激发,动能正在积蓄、活力正在释放。未来可期,2023年中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以进固稳,定能奏响整体好转“最强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要牵住扩大内需“牛鼻子”,用好政策“大合力”,做好高效统筹“后半篇文章”,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彭松涛)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