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大学生,返乡过年期间被群众预约帮忙,比如在糕点制作、乡村小吃等方面给予更专业的指导。其实,大学生就是一笔宝贵的资源财富,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股力量。由于乡村资源欠缺、平台较弱、人才缺乏,给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带来不少阻力。加上,务工人员流出比较明显,乡村如何“抢”约大学生,使之留村建设家乡,成为乡村振兴一道现实社会课题。
大学生回村被“抢”约,给乡村基层领导干部带来了重要启示,即如何“抢”约优秀大学生返乡任职、创业、为民服务等,使之留下来、用起来、有作用,为解决群众生活生产问题、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输入新血液。比如,健全大学生返乡创业安业机制,通过给政策、给位子、给实惠等,让大学生这股重要的人才力量扎根基层、厚植群众,绽放出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绚丽之花。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学生回村既是一种契机,更是一种选择,唯有专业能力与价值理念,同乡村振兴宏大背景与为民情怀融合起来,才能真正让适合乡村、热爱农民、思想活跃、专业特长的大学生真正留下来、起作用。比如,不少地方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采取个人报名、组织推荐、考核评价等程序,将政治硬、作风好、口碑佳、有能力的大学生选任到村,并建立党员发展、后备力量培育等循环机制,让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主动担当、贡献自我。
当然,大学生回村被“抢”约,打开的是一扇“人才门”,给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契机,以大学生返乡效应,吸引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企业家、新农人等返村创业服务。所以说,通过大学生回村被“抢”约,看到乡村振兴人才战略的重要性与意义,从而聚焦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定位,建立健全人才引育机制,不断完善乡村人才振兴发展的抓手和举措。
业由将广,功以才成。大学生源于乡村、建设乡村,利用大学生返乡过年的机遇,组织召开茶话会、座谈会等,谈家乡发展、话未来宏图,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上共情同频,打好乡村人才振兴“乡愁牌”,厚植各类人才返乡的情感基础。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发展的机制体系,打好乡村人才振兴“组合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动力,为乡村经济社会化高质量发展添彩添色。
(段官敬)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