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生态财富是最大的财富,绿色家园是最美的家园。实践表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
打造特色产业,让“好风景”助力实现“好日子”。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从现实来看,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因此,要深挖绿色潜力,做强优势产业,把美丽风景变成打造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各地要突出“特色”二字,做足“绿色”文章,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的先天禀赋,创新发展“农业+”“生态+”模式,特别是要聚合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培育优质品种,打造绿色品牌,打开销售渠道,不断让“土产品”变成“香饽饽”。此外,要不断把风景变产业、美丽变财富。各地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文旅融合为支撑点,以生态旅游为增长点,重点培育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民俗节庆等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一批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精品,真正让乡村的“好风景”助力实现农民的“好日子”。
发展绿色产业,用“科技力”端稳端牢“金饭碗”。在希望的田野上,要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就必须解决好关键环节上的关键技术,让“藏粮于技”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因此,各地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以科技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全力推动科技创新、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不断以绿色发展的“加速度”助力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在江西,“科技范”成了现代农业的新面貌,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基建、新理念连接田间地头,推动实现了产业“落子”、发展“盘活”的生动格局。从生态绿色种植养殖、利用智慧水利灌溉农田,到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农业PPP项目建设,构建智慧农业“123+N”体系和省级农业农村数字平台,再到建成300个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实践证明,只要用好科技的“金钥匙”,就能使其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引擎”,也必将让更多农民吃好“生态饭”、端稳端牢“金饭碗”。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只要我们持续夯实产业发展“基本盘”,念好乡村“山水经”,走稳走实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就定能开创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康庄大道。
(何莉)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