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视频约谈会,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进行约谈。正如网友所称,“如果不约谈,钱能正常要回来吗”,道出部分农民工讨薪痛点。
让农民工吃上“定薪丸”,不仅事关家庭幸福,更关乎党委、政府的公信力。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欠薪“顽疾”依然未得到根治。没有烦“薪”事,才能过好年。随着春节临近,工程建设领域又将迎来工程款、工资款结算的关键节点,欠薪问题时有发生。如何让农民工告别“忧酬烦薪”,需要社会各方携起手来,同向发力,综合施策,打好根治欠薪的组合拳。
用心“护薪”,才能根治“欠薪”。一份薪水,背后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来源和希望,对农民工来讲,工资更是养家费,是生活的保障。无独有偶,最近,20家企业被人社部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此举无疑是给企业戴上了“紧箍咒”,敲响了“警示钟”,起到了“震慑一片”的效果,广大农民工拍手称快。
健全机制“长治理”,构建防欠薪“保障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指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应当坚持市场主体负责、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按照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依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笔者认为,各地只有全环节堵欠薪“漏洞”、全方位补欠薪“短板”、全链条斩欠薪“黑手”,才能将欠薪扼杀在“摇篮”之中。
紧盯源头“优治理”,筑牢治欠薪“防火墙”。要积极引导企业经营者依法用工、农民工依法维权,深入工地现场,发放宣传单页、张贴海报、悬挂横幅,让农民工知法、懂法、依法维权;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完善预警机制,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各类欠薪违法行为,想尽一切办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千方百计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才能撑起“护薪伞”,让农民工忧“薪”不在。
联合惩戒“严治理”,让农民工安“薪”不忧“酬”。有关职能部门要坚决查处欠薪逃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要开辟农民工欠薪案件绿色通道,依法快速侦办、起诉、审结受理的欠薪案件,将欠薪违法行为人列入“黑名单”,落实欠薪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使欠薪违法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李伟)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