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更应与时俱进,开拓思想,充分实现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践行教育初心潜心立德树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以德润童心为育人体系,强化优质发展。学校每年挖掘“最美童心教师”“最美童心少年”“最美童心家庭”榜样典型,学习雷锋精神,树立身边的模范标杆,激励全体师生凝聚正能量,以德树人,以情育人,以智启人。
创新德育方法提升德育教育实践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需要耐心、智慧,更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创新方法,提升德育教育实践。学校秉承“童心教育”核心理念,提出“博文润校园、多彩映童心”的育人目标,以“童心感恩节(感恩教师、感恩父母)”“童梦科艺节”“童真读书节”“童趣灯谜节”“童乐体育节”等活动为办学特色依托,开展形式多样、层次立体的德育工作,凸显育人特色。
德育是教育中重要一环。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教育者不断引导和长期坚持。学校每周利用大班会课和微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帮助学生以知导行,知行合一。组织创建童心小卫士督查队伍,协助值日教师每日检查学生习惯行为,直观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积极宣扬,社会正能量。
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学校从德育工作全局出发,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文化长廊、文化墙、宣传栏、LED显示屏、黑板报等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学校从小学生心理特征出发,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意识,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重视实践育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美好品德。每年学校举行研学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传统节日文化为活动契机,针对不同年级制定别样的德育作业,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与热爱,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文化自信心。开展丰富的科技、文体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家校联动聚合力协同育人谋发展
家校社协同共育已成为“双减”背景下的主旋律和新路径,中小学德育教育需要以学校为主导,但同时也要加强家庭的育人责任意识,唯有家校协同育人才能使德育效能实现最大化。作为学校,要积极争取家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增强思想认同感,减少沟通距离,完善合作机制,优化育人方式。学校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创建家委会沟通渠道,建立家校之间联系的常态化机制,引导家长注重培育家庭、家教与家风,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大树德育之风,才能让校园处处盛开德育之花。作为学校教育者,在丰富学生知识、拓展眼界思维的同时,更应该启迪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激励更多的孩子积极主动、健康成长,德育启智,德润童心。
(黎方晨子)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