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jxpinglun@163.com
QQ群 : 317365101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评论 >> 时政观点
文明新风吹万家 移风易俗正当时
来源:大江网  2022-08-15 10:37:41  编辑:陈其兴  作者:邓婷[ 浏览字号:  ]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乡村振兴离不开文明乡风的助推,尊良俗、去低俗、废恶俗是倡导文明乡风的当务之急。移风易俗,表面上是改变行为习惯,实质上是改变价值观念。在奋力开启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要着力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培育乡风文明,要让思想教育更“实”、让模范典型更“亮”、让乡村治理更“活”。

      筑牢“主阵地”,让思想教育更“实”。切实增强阵地意识,充分整合农村各类资源,不断拓展延伸阵地,实现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注重盘活老祠堂、闲置教学点等沉睡资源,加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红色书屋、童心港湾、乡贤联谊会、互助养老之家等基层阵地资源整合,使其成为移风易俗的主阵地,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群众主观能动性,打造党的理论传播矩阵。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爱的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亲近性、体验性和感召性,进而引发群众共鸣,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锤炼“主力军”,让模范典型更“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榜样是鲜活的正能量、是看得见的价值观。农村是“熟人社会”,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既互帮互学,又互督互促,形成了内在的有机联系。在农村培树各类典型、评比表彰各种先进,往往影响大、效果好。要发挥文明示范乡镇、示范村的引领作用,结合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广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行为,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引导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

      畅通“主动脉”,让乡村治理更“活”。创新乡村治理,要以人为本,积极鼓励引导多主体参与。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在树立新风、志愿服务中的示范作用,使乡风文明具体化、实在化。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由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人士组成。明确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详细标准、具体项目和流程,增强可操作性,使移风易俗的各项措施通过村规民约反映出来,并在显著位置长期张贴,实现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

      旧习破除,新风拂面。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的新风吹入千家万户,我们还需在思想教育、选树典型和创新乡村治理上下足功夫、绵绵用力,方能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