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兴农强农的重要手段。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适应消费需求转型、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离不开农业品牌化
群山环抱的湖北省秭归县,橙红树绿、果香阵阵。“果子按照标准种,品质达标后,统一使用‘秭归脐橙’区域公用品牌。好品牌让好产品身价上涨,价格能翻一番。”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果农颜勇说。目前全县脐橙综合产值超85亿元,品牌价值超31亿元。
靠着品牌兴农的新路子,秭归脐橙飞出大山,成了致富乡亲的“金果果”。放眼全国,五常大米、延津小麦、天水花牛苹果……一大批信誉好、品质优、叫得响的农业品牌不断涌现,丰富了百姓餐桌。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累计达到6.2万个,省级重点培育的区域公用品牌3000多个,脱贫地区品牌农产品平均溢价超过20%。农业品牌数量快速增长,品牌效益显著提升,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品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兴农强农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培育农业品牌可有力促进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优化市场供给,提升农产品价值。另一方面,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广大消费者更加看品牌、重质量、求个性,适应消费需求转型、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离不开农业品牌化。但要看到的是,农业品牌总体上竞争力和影响力还不足,市场上农业品牌不少,但叫得响、实力强、带动范围广的大品牌还不多。深入推进品牌强农,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把农产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龙头牵引带动,做强做精农业品牌。让牌子响亮起来,不是简单地换包装、开直播,而是需要长期精细管理维护、日复一日地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发挥实力强、市场大的优势,在稳定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在品牌名称、企业标识、推广标语上做足特色,并制定长远的品牌发展规划,建立专门的管理运营队伍,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只要坚持市场导向,下足“绣花功夫”,定能培育出市场知名度、消费忠诚度高的农业品牌。
政策精准发力,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培育农业品牌离不开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撑,这恰恰是农业农村较为短缺的资源要素。各地可把农业品牌培育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统筹推进,项目资金向品牌培育主体倾斜,完善激励机制,利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平台建设,在壮大产业中聚要素、育品牌。更重要的是,应建立健全农业品牌保护机制,维护好区域公用品牌,严厉打击冒牌、套牌等行为,维护健康清朗的市场环境。
好品牌的背后是硬品质。培育农业品牌,更需要农业产业全链条变革。只有品质之“根”扎得深,才能涵养品牌之“叶”更繁茂。要选用优良品种、开展标准化、绿色种植,让一产优起来。攻克技术难题、研发多元产品,让二产强起来。改善物流运输、完善冷链设施,让流通畅起来。总之,要通过补链强链,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延长价值链,增强品牌影响力。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培育更多好品牌,让农产品优质优价,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民的腰包也会越来越鼓。(王浩)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