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这一重要要求,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经济带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
2021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97.1%,较2016年提高14.8%,干流水质已连续两年全线达到Ⅱ类;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强,“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成群出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水平也不均衡。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正得益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印发,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2021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成为我国第一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同时,各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沿江省市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推出政策举措,形成治理合力。四川纵深推进“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全面停止生产性捕捞,昔日捕鱼人变身护鱼人;湖北杜绝不符合生态规定的发展项目,盯紧长江湖北段12480个入河排污口,管住“闸口”;江苏连续数年举办“南京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同心协力、齐抓共管、连续攻坚,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生态答卷。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更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生态红利源源不断转变为发展红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加速成长壮大,成为支撑发展的创新支点,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丰收,走出了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有力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说明完全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曾经风靡全国的《长江之歌》,铿锵激扬的旋律传唱至今。新征程上,碧水东流的长江,必将继续扮靓山河锦绣的美丽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必将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叶日者)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