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石像雪糕、广州塔雪糕、珠江游船雪糕、沙湾古镇雪糕……这个夏天,广东各地景点景区文创雪糕持续“出圈”。不少年轻人和亲子家庭专门手持这款雪糕到景区“打卡”、消费。(8月3日《南方日报》)
打开包装,手持雪糕对着景点、地标拍照“打卡”,发社交平台,一气呵成——在景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会来上这样一套“规范”动作。当下,不仅广东各地发力文创雪糕创新,放眼全国,越来越多旅游景区、博物馆、城市地标也正加入文创雪糕热潮。
文创雪糕这两年有多火?从一句“万物皆可雪糕”,不难看出它强大的“出圈”效应。从创意上来说,文创雪糕确实是一种创新,被称为舌尖上的“风景”——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吸睛的颜值,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实现社交功能。如此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文创雪糕走红自是水到渠成的事。
契合消费新需求,文创雪糕未来前景广阔。一方面,对景区等主体而言,文创雪糕既是生动的文化载体,亦能激发消费活力,进一步激活文化与市场效应。另一方面,对大众而言,文创雪糕不再只是吃的,可以增添“打卡”新姿势,增强文化体验感、社交仪式感,满足更多消费需求。
然而,文创雪糕要想“长红”,也面临诸多挑战。先来看价格,与普通雪糕相比,文创雪糕不接地气的价格让它不免带有一丝“孤冷”气质;还有的重颜值轻品质,品质与价格不成正比,也难以让消费者买账。再看消费市场,文创雪糕具有极强的场景消费属性,一旦离开特定场景,售卖容易受限。再说创意设计,一些文创雪糕局限于跟风效仿,缺乏口味创新、个性设计,品质内涵亟待提升。而对于承载地方文化的文创雪糕,在品质上应比普通雪糕要求更高,才能裨益于品牌打造、文化传播,赢得更好的口碑和美誉度。
立足消费升级大背景,文创雪糕只有激活文的“基因”、深耕创的“特色”,在口感工艺、标准制定、IP变现等方面持续完善,实现品质与内涵双提升,才能让自己更有味、更美味,才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张冬梅)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