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jxpinglun@163.com
QQ群 : 317365101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评论 >> 时政观点 >> 党员来论
依法防控是战胜疫情的有力保障
来源:大江网  2022-07-15 18:50:13  编辑:邓望  作者:卢瑾萍[ 浏览字号:  ]

      据7月1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上海德皓酒吧有限公司因防控不到位导致疫情传播,被吊销营业执照,相关人员列入违法失信名单。因防疫不严致疫情传播的事件,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防疫不可大意。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是正常化,零疫情也不是零风险,人性化不是随意化。依法防控保障整个防控链条不断链,居民依规做好日常扫码测温才能早发现早刹车。

      依法防控须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为了更好地便于人们对照执行,权威部门有重点地梳理编写了具体实用的《疫情防控22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后果》,其中就涵盖了人们日常的防控要求,比如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区、超市、菜市场、酒店等公共场所,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劝导佩戴口罩、拒不配合健康信息核查、拒绝配合身份登记规定等,则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可以给予相应的处罚,对引起疫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可能涉嫌违反《刑法》第三百三十条,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不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的违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十一条,有关单位和个人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将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涉嫌构成犯罪的,将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条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追究刑事责任。可见,这些法规是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措施办法,已初步为依法防控、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依法防控关键是要加强传导,让寻常百姓知法懂法守法。各级政府部门应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编发基层民众易学、易懂和易记的法治宣传内容,针对不同受众进行精准、覆盖宣传,动漫、图表、短文、短视、音频等宣传产品,用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进行宣传。要依托报纸、电视、网站、“两微一端”、抖音等平台,成体系、高密度、多时段、多层面地进行拓展推广。要改变线下传统普法宣传方式。同时还要让小喇叭响起来,让流动宣传车动起来,把条幅中挂起来,发动社区群众大造声势,“带病不报,触犯法律”“带病乱串门,警察找上门”“散播谣言,拘留罚款”“暴力抗检,危害安全”,让防控法规宣传融入地方元素和乡土气息,回应民众关切,关注舆论热点,保持网络热度,使法治宣传不仅入眼入耳,而且入脑入心。

      依法防控必须严格执法、从严查处,大力营造知法守法的法治氛围。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均有对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和采取措施的明确规定。基层疫情防控压力越大,基层政府越需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各项工作,做到规范行政、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要创新行政监督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完善主体责任清单制度、严格行政人员依法行政考核、鼓励社会舆论监督、严肃追究行政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要规范行政行为,维护法治秩序。恪守“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行事准则,维护基层社会法治秩序,提升基层政府公权力的公信力。

      依法防控还要统筹安排,整体推进,与社会综合治理同频共振。此次疫情防控,是对基层法治建设状况的检验,更是对基层政府依法治理能力的考验。各级政府和执法人员应根据党中央的整体部署,把依法防控纳入社会综合治理通盘考虑,同步思考,同步推进,并将执法督查贯穿到疫情防控全过程,融入到日常巡查检查之中,尤其是对行业监管单位,更要把政策法规传导到位,督查到位,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式,完善防控举措,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疫情能力。同时,采取举报有奖等办法,对违反疫情防控的人和事,发现一起严查一起,通过综合手段,引导群众和企业经营者自觉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牢记自己才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主动配合“一扫一测三查验”措施,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卢瑾萍)

    点击排行

    再读青春寄语,践行青年使命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演讲、座谈等方式与青年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