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在湖南长沙正式启动。此次大赛以“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为主题,向全国网友广纳好评论好作品。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网评文章能起到凝聚人心的效果。一篇优秀的网评文章借助新媒体平台,能在众声喧哗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新闻事件发生后,一名优秀的评论员,首先要去搜集评论对象的相关资料,对材料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特别是能够用分类、比较的手法,及时把最能反映本质的重要材料抓取出来,摒弃那些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不能表现事物本质的材料。在材料准备的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对事件本身进行定性分析,开展有针对性地引导。
撰写网评,评论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思维方法,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较强的新闻敏感,在复杂的舆论场中对新闻事件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评论者还要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平时要提高语言的逻辑性和思想性,这样撰写的文章才有厚度和针对性。评论者要能够娴熟地运用不同文体,对转变文字风格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同时,评论者还可以从文学艺术作品中寻找灵感,把文艺语言政治化表达,提高文字的优美感和表达力。
网络评论的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一篇网评文章的创作过程应该把握好如下四个层面。一要送旧迎新。针对热点事件的方方面面,不断使用积累新鲜材料,适当运用新出现有生命力的网言网语。二要运筹帷幄。要做好议题设置和文章结构设计规划,议题设置要充分把握好受众的心理、评论对象的价值和舆论场中网民关注的焦点,文章要逻辑环环相扣、论证彼此呼应、分论点有机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文章的写作价值和逻辑思路。三要微言大义。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小故事映射大道理,做到“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四要正面向上。网评文章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理性述评、激浊扬清,捍卫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网评文章还要把握好受众喜好,把评论精髓蕴于小故事当中,用举例子、讲故事、摆事实的写法和口吻论述出来,可以使用一些网言网语来表达,如“硬核”“超燃”“YYDS”“绝绝子”“躺平”等,让受众在网评阅读中耳目一新。也可以在文章中引经据典,使用一些民间俚语,让文章充满泥土味、更加接地气。
好作品从来都是具有时代印记、指导意义,经得起推敲的精品力作。网评文章要求有思想上的高度、有分析问题的深度、有入情入理的传播宽度。写好网评,只有拿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干劲,练就过硬的写作功底,才能为汇聚网络正能量、凝聚共识、建设网络清朗空间作出积极贡献。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