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是“国之大者”,关乎国计民生,关乎14亿人的吃饭问题。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反复强调。他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乌克兰危机仍在加深,国际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国家粮食安全意识,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树牢国家粮食安全观,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端牢“中国饭碗”,必须解决好种子问题,打好种业“翻身仗”。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好不好,事关人民饱不饱。因此,用更长远的全局性眼光看,一粒种子,关系的是粮食安全、国家安全,乡村振兴乃至民族复兴。要加快种业自主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新品种的运用,为粮食高产稳产装上“中国芯片”。
端牢“中国饭碗”,必须颗粒归仓,注意节约每一粒粮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节粮减损的空间还很大。“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促进节粮减损既要向科技要效益,解决好粮食仓储等难题,也要从每个人做起,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让节约粮食成为每个公民的道德自觉。只有让粮食安全的种子扎根于每个人心中,才能让我们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端得更牢,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提供坚强保障。(邹涛)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