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以高站位立意,小切口着笔,不断写出网评好作品,汇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好评中国”,筑牢主流价值的“主心骨”。用网评激发社会活力、凝聚奋斗共识,这是此次活动初衷。在互联网世界里,思想观念活跃,社会思潮此起彼伏。而优秀的网络评论不仅能记录时代、展现价值,汇聚更多时代正能量,更能让每一个受众者受益。因此,广大网络创造者要为时代立言、为人民抒写,让评论的“百花园”当为时代而绽放。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把镜头和写作的触角深入火热的社会实践,通过感同身受的视野、深刻独到的思考、温暖人心的笔触,在网络空间的世界里不断奏响主流价值的“主心骨”,唱响正能量的“主旋律”,凝聚起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奋楫扬帆,逐梦新征程。
“好评中国”,立起网络空间的“精神标杆”。优秀的网络评论,是“看得见”的精神产品和“营养剂”。今天的中国,处处都是“苟日新、日日新”的场景,无论是工厂车间,还是山川农田,抑或是科研一线,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奋斗身影,这为书写“好评中国”作品提供了巨大的素材,而这些可敬、可爱的奋斗者也是点亮网络空间的“精神坐标”,更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因此,网络创造者要深入人民群众当中,把“见血见肉见骨”的生动故事和感人事迹传播出去,让充满温度、力度、厚度的精品佳作受“关注”、被“分享”,从而不断擦亮“好评中国”这张亮丽名片,发出最具有穿透力的评论“好声音”。
“好评中国”,画好奋斗奋进的“同心圆”。泱泱华夏,蓬勃向前。当代中国人身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生逢盛世、重任在肩。通过“好评中国”,为奋进的中国凝聚起最强大的奋斗奋进力量,是举办此次活动的题中之义。一方面,要创作更多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网络作品,特别是要以“小切口”撬动“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呈现中国发展,引领广大网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真善美”,敢于从热点事件、现象中提炼观点,形成思想,在答疑解惑、润物无声中推出更多“一字重千钧”、“一文传万家”的精品佳作。唯有如此,才能构筑起爱党爱国的网上“心灵纽带”,画好奋斗奋进的“同心圆”。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以“评”举旗,以文载道,是“好评中国”的生命力。让我们用心体悟,用情书写,创作更多中国“好评”作品,让那些动人暖心、激励奋进的故事为民族复兴注入持久而深沉的力量。(王丽君)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