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正能量发声,为新时代鼓劲。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网络评论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引领广大网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更加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网上舆论氛围。
好评中国,把牢舆论引导“压舱石”。当前,我国有10亿多网民,随着人群的日益广泛覆盖,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而始终保持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既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需要,亦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网络评论作为互联网内容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历来以其鲜活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广受人民群众喜爱。此次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好评中国”活动,旨在以好的网评文章把牢舆论引导“压舱石”,不断增强信仰、传递思想、凝聚正气,进一步形成网上网下向善向美的“最大公约数”。
观照青年,集结更多的青春“正能量”。青年是新时代的重要力量。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正当其势。此次“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主题正是“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激励更多有为青年写出优质的网评文章,让更多人“零距离”了解中国青年现状,以此真实的触摸“青春中国”的魅力。对此,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活动号召,把自身火热的实践用“笔触”的方式通过各类视评、暖评、漫评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创造高品质作品,努力从青年视角讲述好各行各业“大舞台”上发生的中国故事,特别是青年融入时代、服务人民的点滴细节,从而集结更多的青春“正能量”。
凝聚人心,画好奋斗奋进“同心圆”。新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新时代的舞台宽广无比,“好评中国”的立足点和着眼点也极其宽泛,无论是国家政策、发展方向,还是老百姓所关心的“柴米油盐”,都是“好评”的聚焦点。一方面,广大网络评论作者、特别是青年作者要以“脚下沾泥、身上沾灰”的姿态深入基层一线,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知晓人民群众的“苦与乐”,努力写出“热气腾腾”的网络评论,真正反映人民心声,为人民鼓呼。另一方面,要以质朴的、多彩的、有温度的笔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思想底蕴和新时代蒸蒸日上的发展图景,守正创新、向正向善,画好14亿中国人民奋斗奋进的“同心圆”。
读中国、评中国、信中国,是网评文章的写作方向,也是以“指尖微光”为奋进的中国汇聚前行动力的使命担当。让我们以思想的力量,笔触的温度,奏响时代主旋律,讲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何莉)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