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时强调,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青年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他们是新时代的奋斗者,是航天领域的主力军,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该集团在岗职工16.31万余人,35岁及以下的占47.6%,45岁及以下的占76.5%。在迈向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广大航天青年要持续点燃激情,用青春之力托举航天之梦。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奔赴星辰大海。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实现了一个个“0到1”的突破,不断创造新的历史。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广大航天青年要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把理想信仰化为动力,以国家强盛为己任,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之中。用信仰之笔绘就航天之路,用理想之力摘取宇宙之星,攀登新的高峰,创造新的奇迹,让中国创造响彻云霄,让五星红旗放射出新的耀眼光芒。
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每一次成功发射都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每一次“腾飞”都是新起点的开始。广大航天青年要以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把创新突破当作永恒的课题,把攻坚克难当作天职,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扫清一个个障碍,摧毁一个个顽固堡垒,进一步揭开宇宙的奥秘,跑出航天强国加速度,实现历史新跨越,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不懈追求航天强国梦。
搭平台设舞台汇聚青年人才力量。注重为青年人才挑大梁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人才减负,为人才松绑,激活人才活力,让青年人才创新有更多机会、干事有宽广的舞台、发展有更大的空间。大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对青年人才一视同仁,坚决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倾向,唯才是举,凭本事说话,让金子都能发光。树立“店小二”服务意识,当好人才的“娘家人”,让青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航天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青年作为航天的生力军发挥着关键作用。广大航天青年要进一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探索未知的宇宙世界,创新超越,为实现“航天梦”助推“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廖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