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指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大计”的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但也应该看到,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污染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意见》提出,到2025年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做好“减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重点区域严禁新增产能,杜绝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另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拯救力度。围绕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建设,让祖国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推进重点区域协同立法,在环境高风险领域依法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依法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惩重罚。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格局,加快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机制,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难点,加大基础性、战略性投入,制定多种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多重挑战,必须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奋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意见》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并设定了2025年、2035年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按照《意见》的要求,不折不扣全面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更大成效。(邱春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