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jxpinglun@163.com
QQ群 : 317365101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评论 >> 时评漫论
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
来源:大江网  2021-10-27 10:58:20  编辑:陈其兴  作者:廖曌[ 浏览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26日下午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三五”期间,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从火星车、“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到“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天机”类脑芯片;从首个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示范堆、“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到一体化全身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装备、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科技无极限,创新无止境,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坚定创新自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列。

      弘扬自立自强的精神,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智慧和双手去创造。科技工作者要当好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把“卡脖子”清单当做科研创新必答题,加大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高端仪器设备、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关键领域尽早取得突破,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在科技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

      为人才搭舞台,为创新扩空间。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大力地培养和造就人才,搭建充分发挥才干的舞台,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让创新者脱颖而出。优化科技政策供给,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从工作上支持、资金上保障,优待遇、厚福利,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凝聚强大的创新创造活力。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四个面向”,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把爱国的热情化为创新奋斗动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多出快出科研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科技人员寄予厚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始终守初心担使命,坚定创新自信,以铁肩担国家兴盛之责任,妙手著创新恢宏之篇章,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负重前行,勇立潮头,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快步前行。(廖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