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依托212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开展了“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主要思路是,通过扶持创业,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已累计新增就业机会240万个,有效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示范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就业的方式有多种,其中自主创业不失为最佳选择之一。创业不仅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同时还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他人共同就业。数据显示,一个创业者每年进行的创业活动,可以带动9至13个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成效明显,为就业提供了新的样板,激励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积极投入到创业中去,拓宽就业空间,把就业这一“蛋糕”做大。
敢想敢试敢闯敢干,创出一片新天地。创业者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要敢为人先,紧紧地抓住机遇,看准了的事就干,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价值,实现人生梦想。要量体裁衣找准定位,不要贪大求全,从小做起,从易入手,不断地积累经验,奠定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把“业”创大,如,刘颖研究生毕业后,从小芝麻做起,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公司拥有一个千余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一整套全自动芝麻酱生产线,和一年行销全国数千吨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带动了大批人员就业。许多创业成功者从“小打小闹”到“做大做强”的事例说明,自主创业大有可为,只要有恒心、有胆略就能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为创业提供“温床”,助力创业者圆梦。搭好桥,铺好路,筑好巢,结合当地实际,发挥优势特色,完善创业配套服务,打造门类齐全的创业园、孵化基地,为创业开辟绿色通道,给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促进创业项目快速落地。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免费提供孵化基地,予以必要的补贴,让创业者轻装上阵,顺利走上快车道。对创业者要多关心,多服务,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打通“堵点”、补上“断点”,鼓励支持,帮扶到位,让创业者放开手脚做产品、拓市场。
以创业促进创新,带动高质量就业。创业的过程其实也是创新的过程,起点要高,科技含量要足,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据介绍,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打造专业化、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已经转化科技成果1.4万项,培育“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千家。带动中小企业新增26万个就业机会。创业要以永不满足的姿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既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工艺上优化,品质上提升,塑造品牌,增强竞争力,以高质量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
创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经济总量。为创业赋能,提升创业勇气,为创业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最大限度地将他们的热情和才智释放出来,以创业带动就业,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广。(廖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