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民族团结坚如磐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拓展,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无论是塞外草原,还是雪域高原,无论是天山南北,还是西南边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各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国家累计向5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3个多民族省份下达民族地区转移支付3800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2万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要继续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向薄弱环节倾斜,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找准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促进民族繁荣,实现共同富裕。
筑牢民族团结基石,维护国家稳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处理好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廖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