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jxpinglun@163.com
QQ群 : 317365101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评论 >> 时政观点 >> 党员来论
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几点意见
来源:  2021-03-25 12:59:48  编辑:邓望  作者:蒋凤琴[ 浏览字号:  ]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监督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人大作用能否得到发挥,决定着县级人大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增强监督效果是人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行使职权时,要坚持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才能切实发挥人大在围绕大局、监督为民、服务发展、推动法治、促进和谐的重要职能。

      一、突出监督重点

      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是县级人大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监督,使人大监督工作同区委的决策和部署相适应,发挥好人大在服务全区工作大局、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开展监督,推动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围绕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难点开展监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确保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二是要围绕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意见开展监督。要把督办工作提高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尊重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权利,切实加强和改进督办工作,通过抓好代表建议议案的满意率和办结率来促进建议议案办理质量的提高。三是要把发展民主、关注民心、改善民生、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切入点,对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事要多做,对有利于“一府两院”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科学决策要多支持,对有利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环境和舆论环境要积极营造,使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富有实效。

      二、找准监督方法

      人大监督的实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的方式方法。方法正确,就能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收到监督的最佳效果。人大监督的方法很多,有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代表视察、调查走访、评议、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等,在实际监督工作中,还应该注意运用专家、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为监督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建立专家咨询智慧库,充分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只有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才能提升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要把监督工作做好,县级人大工作者,要把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人大监督是法律性、程序性、规范性极强的工作,要履行好监督职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首要的是要注重学习。一是要系统地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规定,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依法履行职责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更好地落实到人大监督工作当中去。二是要熟悉掌握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这是做好监督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三是要系统学习财经、文化、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人大监督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否则,就是外行监督内行,达不到监督的预期目的。四是要向外地人大学习,人大监督也有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问题,要学习借鉴外地人大监督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提升本级人大的监督水平。再次,要始终注重调查研究,努力使监督工作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工作方法。只有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抓准,才能有效行使监督权,才能有更多的“发言权”,才会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只有科学合理、形式多样的工作方法,才能保证监督检查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

      三、强化监督实效

      人大监督工作中,要建立跟踪检查监督机制,把加强后续跟踪检查,作为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努力使监督意见得到落实,增强监督工作的延续性和实际效果。监督意见不落实,监督流于形式,会严重影响人大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人大监督有许多问题不是一两次视察、检查就能够解决问题的,需要多次监督,反复监督,一抓到底,才能强力推动“一府两院”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为此,跟踪监督,是监督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审议意见定期反馈制度、重要审议意见向常委会报告制度都是确保监督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跟踪监督,及时把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纳入“一府两院”工作之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常委会的决议成果才能得到落实,真正做到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

      (作者系南昌市西湖区人大法制委)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