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版的2021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文章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从向绝对贫困宣战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支部+”精准加出了责任担当、加出了勇气魄力、加出了前行合力。看今朝卓越硕果,脱贫成绩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反复检验,“支部+”聚心聚力聚效的显著优势仍在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继续延伸,再创新绩。
下好一盘棋聚心向前,“支部+”关口前移、全面擘画。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县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信心”,这是立足实际、自力更生的奋斗之心,是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进取之心,更是苦干实干、改变落后面貌的必胜之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同样,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紧紧依靠农村一线基层党组织。一方面,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锚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始终把农村这个乡村振兴“主战场”摆在突出位置,要统筹“一盘棋”,擘画农民生产生活,让政策、产业、资源、队伍等各项基础性建设能够有效衔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纳入全面建成服务型支部的重要评判标准,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优势、组织动力能够凝聚起来、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上下一盘棋”中不断汲取初心力量,敢用自我革命抵御“前线”风险,会用创新手段克服“掉队”阻力,持续拓展“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用心用情打通民生事的“最后一公里”。
拧成一股绳聚力战斗,“支部+”扶到点上、帮到根上。各级党组织能否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关键看能否汇聚起全局、全域、全民之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支部为核心搞好团结,着眼惠民便民富民各项目标行动,以群众“急难愁盼”为主驱动锻造干部作风,让“支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招商环保等领域形成合力,广泛运用扶贫开发的好经验好办法,持续推动“全面脱贫—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有效过渡。要坚持“内外”结合帮扶,推动“治贫+治愚”“输血+造血”振兴,积蓄扶贫开发和发展生产等各项产业合力,不断夯实革命纪念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基础性设施“基石”,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发展生态旅游,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带领农民走上致富路。同时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想”让群众满意的点子,“干”使群众得到实惠的事情,时刻将问计、问策、问需于民落实落细。
贯穿一条线聚效升腾,“支部+”动能转换、服务升级。这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接力赛”,是从“富”到“强”的激烈角逐,是从“帮”到“超”的迭代升级,彰显着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角色的有效转换、服务型党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城乡网格化建设的有效治理。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要牢牢把握住村两委带头人、乡贤、大学生村官等,更好地发挥村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的功能。要把一线作为锻造干部能力、提升业务素养的“大熔炉”,精准考察识别在脱贫攻坚战中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将好干部“全身像”特征迅速转化拓展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的示范样本。村党支部要压实一线“总指挥”主责主业,坚定“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的方向指引,学会算账,算好民生账,紧紧依靠人民、依靠制度、依靠行动,把党的政策、好的经验原原本本宣传落实到位,不断发挥与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效能,确保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不落一人、不落一户”。
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带给中国、带给世界以无限机遇和无尽思考,科学指引着我们在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找准路子、用对法子。犇向未来,让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更加有心有力有效,朝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光明大道前进。(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1/0219/1118201.shtml(转载请保留)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