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意见》提出,在全国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优美的生态事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和草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全面推行林长制,是生态文明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将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全面推行林长制,就必须厘清保护的“责任田”。森林和草原的治理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要实现治理的实打实成效,就必须责任到人、工作到位,谁管辖谁负责。此次在全国全面推行森林和草原林长制,意味着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从根本上解决了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力度不够、责任不实等问题,让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更有保障。应当说,推行林长制就是厘清了“责任田”,今后整个“责任田”的日常管理以及平常的维护与治理,就有了“专人问”“专人管”,必将全面形成全方位、一体化共抓生态大保护的良好格局。
全面推行林长制,实现从“制”到“治”的根本转变。这些年,我国不断加大森林和草原保护的顶层设计,各地持续不断的聚焦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治理。比如,在江西,2017年以来,该省在全国率先探索林长制改革,建立起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体系,同时加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取而代之的是森林旅游、农产品加工、有机农业为代表的绿色发展模式。从“制”到“治”,体现的是各地的林长和人民群众“不光是眼里有绿,而且心里更有绿”的强烈生态保护意识,而且把护绿爱绿的方式方法运用到治理的全过程,真正做到生态治见真章,保护见实效。
全面推行林长制,打造更多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推行林长制,将有效解决林草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我国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生态文明水平大大提升。尤其是自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草原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以来,“绿”的版图越来越大。今后,各地要统筹各方面力量,认真推行林长制,细化工作安排,狠抓责任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不断筑牢自然生态安全根基。同时,还要加强森林草原保护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质量。要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创新义务植树机制,进一步把森林资源的总量做大、质量做优、环境做美,努力打造更多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全面推行林长制,就是压实责任制。我们坚信,随着林长制的全面实施,把爱林护林凝聚成全社会共识,众志成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必将按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进键”,美丽中国也定会“风景更好”!(何莉)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