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6.4%和55.7%,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高点,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专家指出,制造业PMI各项分类指数普遍改善,表明中国制造业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恢复性增长明显加快。
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制造业兴则国兴,制造业强则国强。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高点,再现中国经济具有强大活力、极强的应风险韧性,实体经济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制造业全面复苏,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关键。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球制造业的30%,位列全球第一。无论形势多困难,无论挑战多严峻,都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时刻,实体经济面临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国际人流物流不畅等问题,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打通产业循环、流通循环、消费循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让实体经济壮筋骨上台阶,推进制造业复苏持续向好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做强现代先进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现在制造业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但要继续攀登,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在抗击疫情中,制造业创新一刻也没有停止,深挖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基建投资,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提高稳定性和竞争力。今年以来,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大数据平台、AI抗疫——美团无人配送整体解决方案、360全息星图网络空间测绘系统、龙芯3A4000/3B4000处理器芯片等一大批数字技术成果落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等等,一大批高尖端科技产品亮相,中国制造业愈战愈勇,推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中国制造业优势凸显,竞争力强劲。随着科技的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材料、制造、表层的工艺以及气动、电子设备、电子元器件等一系列方面都有非常大的进步。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等,市场规模已经位于世界前列,中国制造出来的产品不仅质量过硬,而且价格也比较实惠,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很多国家也愿意和中国进行合作,就连世界上公认的制造业大国德国,也送上千亿制造订单。中国制造业逆势而上,凸显出高技术产业的韧性和抗冲击性,中国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推动制造业高水平发展,一手要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好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升级,加大改革开放步伐,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我们就能把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
文/邱春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