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今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作为世界人口大国,解决好十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今年的“世界粮食日”与往年有所不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粮食问题更加凸显。尽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但是借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还是要牢记粮食丰收也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要稳住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俗话说,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随着新农技、新农机的运用,我国粮食生产逐步转向了数量和质量效益并重的“绿色增产”、结构优化之路,不仅实现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更夯实了粮食安全能力的根基。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见效,增强风险意识,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稳住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端牢中国饭碗,要铺好农业生产的“快车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做好农业生产,才能保障“粮仓满”。一方面,各地要守好耕地红线的“命根子”,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用地规划和用途监管,确保坚守耕地数量的红线。另一方面,我们要铺好农业生产的“快车道”。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对此,各地要加大优质良种、农业生物、互联网+、粮食贮存加工等先进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让创新成果尽快“服水土”。尤其是要发展好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既要粮食丰产,又要绿水青山。
端牢中国饭碗,要用好节约粮食的“传家宝”。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统美德,也是“传家宝”。虽然我国粮食年年丰收,但也并非无忧。所以,每个公民对待粮食问题都要勿忘“勤、俭、忧”。在思想上,我们必须牢牢记住“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中国粮食丰收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而在行动上,每个人要用好节约粮食的“传家宝”,养成节俭习惯,在餐饮中落实“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用“勤、俭、忧”的作风珍惜粮食,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应有的贡献。
粮食安全大于天。让我们在这个世界粮食日的特殊日子里,一起在心中敲响粮食安全的警钟,一起重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共同用行动“共筑粮安”,端牢中国饭碗!
文/何莉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