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开窗就看到垃圾场,这滋味可不咋地。近日,南昌西湖区金盘路一小区居民刘女士向本报反映,小区附近有一块拆迁空地,近一年来围墙里慢慢成了垃圾废物堆放地,“原来还只是一些破车,现在竟还有生活垃圾,开窗就能闻到味道。”刘女士告诉记者,围墙外挂着“规范文明行为、塑造文明形象”的标语,墙内却是“脏乱差”的垃圾,极其不和谐。(详见9月26日《信息日报》06版)
现实生活中,一提起征迁空地,人们总会把脏乱差与之联系起来。虽然这种联系有偏差,但不得不承认此类现象已成为一些地方的顽疾,群众反映强烈,往往又治而不愈,成了城市卫生的死角,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征迁空地“脏乱差”现象,不能仅归结于个别市民素质不高、没有环保意识,主要原因在于征地建设施工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疏于日常管理,让其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盲区与死角。征迁空地不能及时进行建设施工,一直闲置,如果疏于管理,无形中就成为了垃圾场、渣土场,这不仅影响环境卫生市容市貌,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笔者认为,征迁空地不应成为脏乱差的“闹心地”,而应成为干净整洁的“舒心地”。征地建设单位应对拆迁空地的日常环境卫生负责,而不能“一拆了之”后撒手不管。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日常督察和执法,履行好应尽的监管职责,面对出现的问题,追究责任不能手软。笔者呼吁,消除征迁空地的脏乱差、净化城市环境卫生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要自觉保护身边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守护好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宋居安/文)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