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位于南昌九龙湖新城鹰潭街和抚州大街西段之间、靠近龙虎山大道的位置,路旁有大量被倾倒的建筑垃圾。而且附近的一个小湖泊也被倾倒了大量垃圾,湖面上漂浮着许多塑料,严重影响城市文明形象。(据8月10日《南昌晚报》)
当记者看到现场情景时,只能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成片的建筑垃圾堆成小山,微风一吹,各种塑料垃圾被吹进旁边的湖里。是什么原因让这片区域成了建筑垃圾的堆积地?
据红谷滩新区九龙湖管理处城管执法队工作人员说,该建筑垃圾倾倒点属于违规,确实存在了一段时间。近半年来,附近楼盘的业主房屋装修情况较多,还有很多建筑工地产生许多建筑垃圾。为了省事,一些清运建筑垃圾人员没有将建筑垃圾清运至较远的建筑垃圾消纳场,而是在夜间偷倒建筑垃圾到此处。
为了图一时方便,不惜毁掉本来美好的环境,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一定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让清运建筑垃圾人员将他们乱倒的垃圾二次清运,还大家一片净土。另外,还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让偷倒垃圾的成本远远大于清运到建筑垃圾消纳场的成本,让他们不能倒、不敢倒。
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杜绝这样的行为,必须多措并举。首先,监管部门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清运垃圾人员知道乱倒垃圾的危害和对乱倒垃圾的惩处,从源头上制止;其次,监管部门要有更严格的监管,既然他们要夜晚偷倒,那就加大夜间巡查,可在高发区域设置专门摄像头,还可以发动周边群众,谁举报奖励谁,多举报多奖励。让大家共同努力,让环境变得更美。
(一然/文)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