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鄱阳县东投置业有限公司(下称鄱阳东投公司)登记成立,系“东投太阳城”(东投金麟府)楼盘开发商。“坐拥湖城学校、外享湖城学校……”这是该楼盘打出的广告。为了销售房屋,该楼盘置业顾问承诺消费者“2019年可读湖城学校”,更有甚者签下了《保证书》。而现在,该楼盘却难以兑现“承诺”。该楼盘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公司并未以任何书面形式承诺过购房者可读“湖城学校”。对于涉嫌误导消费者广告内容,公司愿意接受处罚。(据《新法制报》)
短短成立一年多时间,鄱阳东投公司因“虚假宣传”三次被立案,两次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试问,作为一家地产公司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虚假宣传,无视诚信底线?
公开资料显示,鄱阳东投公司系江西东投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关联子公司,而江西东投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则系江西东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地产板块。笔者发现,东投地产对外推出的“用心筑家用爱办学”、“名校+教育社区”模式,被其旗下的鄱阳东投公司运用得“炉火纯青”。
而从东投地产的官宣推语不难看出,东投地产就是靠打“名校+教育社区”牌来吸睛。媒体报道也很清晰,鄱阳东投公司以海报方式承诺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置业顾问甚至还以《保证书》方式让业心安心,而结果却令业主一片哗然。
因“虚假宣传”一事,鄱阳东投公司已被当地相关主管部门立案、处罚。但为何该公司却无视处罚,依然我行我素呢?鄱阳县教育局一副局长说,“受方方面面干预影响,基层执法部门处罚过轻,助长了个别开发商屡罚不改”。
基层执法部门处罚过轻,不排除里面有猫腻、有问题。基层执法部门无视开发商无底线虚假广告违规违法,要么就是里面暗藏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纠葛,要么就是忌惮来自其他有关人员打招呼,从而束绑了手脚、放弃了“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初心,让开发商的非法广告伤害购房者的知情权。
法界人士的点评也一语中的。“违法成本过低,是类似开发商屡罚不改的根本原因。”法界人士提出的办法操作性也很强,一方面,市场监督部门对发布虚假宣传主动介入,从重处罚;另一方面,对出现相关问题的开发商,有关部门可建立企业征信系统,将其相关信息纳入系统中,限制其申请银行贷款和参与公共工程建设等。
林林总总,鄱阳东投公司再三出现虚假广告,在于其控股母公司东投地产监管不力,在于其控股母公司东投地产的“名校+教育社区”发展思路模式,一味地将消费者引入“校区房”概念。在此,笔者提醒东投地产要诚信经营,地产之路方能顺顺当当,否则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笑/文)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