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探讨文化和文明多样性、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机会
我非常荣幸能够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并为由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揭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对很多亚洲国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包括我的祖国——韩国。我由衷感谢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让亚洲的友好邻邦真诚相聚,不仅探讨相通之道,也从多姿多彩的文明中相互学习借鉴。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时发表演讲,特别强调了文明交流互鉴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开篇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掷地有声。
很多时候,我们通过政治、经贸等途径来解决全球性问题。然而,寻找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对策还应抛弃无知偏见、加强相互理解。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探讨文化和文明多样性、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机会。国家之间夯实理解的基础,就可以增进彼此信任,各民族、各文明就会自然而然地互相学习、精诚合作。
多年的外交经历使我坚信,多边合作对解决地方、地区和全球问题至关重要。国际合作的关键在于对话,这要求各国以开放的姿态和倾听的心进行沟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在全球各地搭建平台,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分享经历、了解彼此。标志性项目包括上世纪80年代发起的“对话之路”,以及“中亚文化间对话”“非洲钢铁之路”等。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开展“丝绸之路网上平台”旗舰项目,希望重新激活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对话,并得到了中国、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德国、阿曼等国家的大力支持。2018年,在中国长沙举办的“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上,我遇到了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才俊,令我倍受鼓舞。
1948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就“飞向”了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这份杂志是知识和对话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得益于中国的大力支持,《信使》杂志得以重生。中国的贡献有力地印证了中国对于促进国际社会交流与对话的承诺。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促进亚洲各国乃至更广范围的对话和交流,不仅使各国追思历史,而且从文明多样性角度出发理解当下。相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往史上的一件盛事,各国都将从和谐共生的文明交流互鉴中受益。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