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名“血贩子”盘踞在广州血液中心旁,长期从事非法交易。他们平时活跃在广州市内部分三甲医院,公然散发小广告,向患者兜售血液,400ml的血量收费在800元-1200元不等。而“血贩子”获取病患血液需求之后,通过QQ群发布献血信息,有偿招募献血者前往广州血液中心,以互助献血的方式指定捐给病患。血贩子向献血者支付400元-500元不等的酬劳,他们则从中赚取差价。(6月14日《南方日报》)
血贩子长期盘踞在血液中心旁“拉皮条”,其嚣张程度让人惊叹。血贩子何以如此嚣张?一是利益使然。不用太多周章,血贩子倒卖400ml血量,就能赚取400—800元。如此这般一本万利的“生意”,让有些人铤而走险。更重要的是,血贩子钻了规则的空子。亲友间互助献血,本是缓解血荒的良策。但血贩子却趁机钻了空子,把互助献血做成“定向卖血”。如此一来,经过血液中心的“漂白”,既打消了买家的安全忧虑,也减少了自己的法律风险。而这也给了血贩子猖狂的底气。
互助献血异化为卖血后患无穷。一方面,卖血会严重破坏献血者的情绪,甚至扰乱我国的用血制度。试想,同样是献血,一个人得到了500元的现金,另一个人只是一碗红糖水,会不会让无偿献血者心理多少感觉有点异样?另一方面,血贩子猖獗,也会危及生命。比如,有些人高度近视,若强行献血,可能会造成视网膜脱落。而血贩子无视这些因素,岂不给献血人带来健康之忧?
基于此,许多人建议取缔互助献血制度,进而打击血液买卖。这个想法的初心,无疑是好的。但必须意识到的是,互助献血只是卖血的一个载体。只要用血的需求还在,即使载体被封,血贩子也会找到新的出口。试想,马上要安排手术,血却没有着落,家属能怎么办?只能去找血贩子“想办法”。由此可见,只要血荒存在,血贩子一定会找到新的出口。
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的是,互助献血虽然夹杂了一些血液交易。但它至少将卖血纳入了正常管制渠道,保证了用血的安全。而一旦取缔互助献血,卖血又被逼进地下交易,血液安全无法保障,岂不更糟?
血贩子猖獗,别拉互助献血档枪。互助献血制度并不是血贩子猖獗的原罪。事实上,血贩子是血荒的孪生兄弟。而互助献血不过是载体而已。只有解决血荒问题,血贩子泛滥的问题才能根治。
目前而言,要根治血荒,相关部门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合理配置地区间的血液资源。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各地的用血量也各不相同。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城市的用血量非常巨大。但由于《献血法》规定,不同城市间血液库存不能随意调剂,这就造成了区域性血荒的出现。打破区域限制,无疑能缓解区域性血荒。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不断拉高公众的献血意愿。比如,给献血者适当的营养费,降低献血者亲属的用血门槛、增大用血额度等等。唯有如此,才能破解血荒,斩断血贩子罪恶的根!
薛家明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