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珊珊
又是一年开学季。6日,巴中市巴州区第七小学五年级近300名同学来到学校以后才发现没有教室,只得待在操场翻翻刚发的新书。有学生家长反映,该学校将原教学楼外租开宾馆。学校有关方面负责人证实了这一说法,称几年前学校与某宾馆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学校原有的600多平方房屋外租,租期15年;至于具体细节,该负责人称不是很清楚。(9月6日 四川新闻网)
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巴中市巴州区第七小学的学生本应该在教室里安心的上课,如今却在偌大的操场翻看着新书。调查发现,该学校的教学楼早已外租让人开宾馆用,之前低年级学生上课也在学校再租的房子里。不禁有网友会问:被用来教书育人的教学楼,为什么“轻而易举”的外租他人呢?没有教学楼硬件设施保证的前提下,学生们又怎能安心的上课学习呢?
诚然,教学楼是一所学校办学的最基本的公共设施之一,也是保证学生们正常学习任务开展的前提条件。即便是在学校办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特殊情况,应该给予学生家长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在对巴州区第七小学的调查中发现,直到开学日,学校领导没有对教室问题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告知和解释,而是等学生们兴致勃勃来到学校后发现,现在已经没有了上课学习的教师,这样的结果着实让家长们难以接受。试问:学校把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义务置于何处?把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置于何处?
众所周知,开学的日期是早已确定的,校方为什么没有在开学前进行教室的安排和部署呢?为什么在所租教室另租他人之后并不知情,是权利的任性还是有意疏忽?无论是什么原因,现在看来已经没有必要深究,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得不慎重对待。匆忙装修的教室,对于年少无知的孩子来说安全系数有多高仍然值得继续考究,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仍需继续关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为此,必须重视教育的力量,不能忽视发生在教育系统的每一个细节,孩子就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只有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才能培育出效忠祖国的栋梁之才。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