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元鹏
中秋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来临前夕,多个4A、5A景区传出涨价的消息,有出游计划的人们大呼扫兴。日前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出倡议,号召5A、4A级景区带头不涨门票价,国家旅游局表示不赞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有专家说这是“限涨令”到期之后,景区涨价冲动造成的。 (9月6日《中国新闻网》)
的确,这次很多景区的不约而同涨价,是和“限涨令”到期了,有着扯不断的关系。当“限涨令”还具有效力的时候,很多景区还蠢蠢欲动,还都以其他名义涨价的时候,可想而知的是,当这道紧箍终于失效的时候,景区当然会抓住机遇快快涨价,完成自己酝酿已久的冲动。
这些景区的涨价,仅仅是一时冲动吗?刀郎有首歌曲唱的就很好,叫冲动的惩罚。有了冲动其实并不可怕,人心都是肉长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而我们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个体,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性的弱点-----利益重千金。冲动虽然是魔鬼,真正的魔鬼并不可怕。俗话说的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冲动是需要惩罚的,有了惩罚才能少些冲动。对于冲动这个魔鬼而言,其实也没啥,关键问题是“高一丈”的道在哪里?
在“限涨令”实施期间,这些景区确实没能让门票价格上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收入就是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首先,从市民工资的角度出发,这3年来,市民的收入增加也是有限的。其次,从景区的角度出发,景区门票虽然没有提高,但是景区并非是消耗品,景区本身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并不会比3年前增加多少管理成本。最后,从收入的角度来说,景区门票虽然3年来没有调整,但是在其他项目上也是有了调整的,比如景区内的其他项目也都是在变化的。总体而言,门票价格即使不上涨,对于景区来说其收入并没有落后于经济发展。之所以有了“涨价冲动”就是因为景区价格管理漏洞多多。
在我看来,景区的“涨价冲动”不是一时一刻产生的,而是受到了错误的门票经济思想导致的。景区门票经济与旅游产业的辐射经济相比,一个是芝麻,一个是西瓜。无疑,很多景区在捡芝麻的时候丢掉的会是西瓜。在“涨价冲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狭隘门票经济思维是个牵绊,而事实上他们的冲动,源于监管部门的惩罚不到位。只是“倡导不涨价”,只是“提倡不涨价”,只是“反对过快涨价”,没有严厉的惩罚,有多少景区会听话?
很多景区都在曝光不文明的游客,有这样几则新闻至今让很多人记得:西安一景区,有人从下水道里钻到景区里;云南一景区,一些学生因为门票价格太高而翻墙头进去。在我们谴责他们不文明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能想想那个踏遍山山水水的李白?他一身穷游名山大川,又买了几张门票?如果李白生活在这个门票时代,我想他也要不文明的翻墙头、爬下水道了。
景区涨价,没有“冲动的惩罚”谁不冲动?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