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贵
昨天,记者从中国移动内部了解到,中国移动正在计划对手机流量资费进行改革,下个月将在一些省市试点流量阶梯计费模式,用户使用的手机流量越多,资费也就越便宜。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初步方案中该模式共分为5个档次,流量单价从0.15元/MB至0.03元/MB之间,而最低的0.03元/MB也低于目前所有套餐中的流量资费。(8月18日《京华日报》)
随着李克强总理两次强调“提网速”、“降网费”的要求,国内三大通讯公司,纷纷推出降低手机流量消费的标准。此次移动公布的9月起将在北京等地试点“.手机流量越多资费越便宜”新收费标准,是对降网费的回应,值得点赞。
此前移动2G/3G的流量收费标准是0.29元/MB,此次从原来标准直降至0.15元/MB至0.03元/MB之间,资费标准着实下降不少。若完全落实,看似能够解决手机高消费的问题。其实不然。可以计算一下,1MB流量是0.15~0.03元,100MB的流量费用是15~3元。在网络时代,一张图片的流量动辄10MB或20MB,短短的视频几十、几百兆的情境下,流量收费的新标准降福并不大,要实现全民“无限”上网还很难。
笔者习惯用手机上网,或浏览网页,或看视频,或视频聊天。而对于看频频、视频聊天等事项,是不敢轻易使用的,每次使用都需事先搜索周围是否有免费WIFI。因此,完全期待新收费标准实现视频聊天、看视频等事项,仍不乐观。如今在使用网络中,人们己经不局限于浏览网页,时常倾向看视频、视频聊天,此种消费是会促生超大流量的。用新收费标准对超大流量收费仍不现实,所以,对于超大流量消费,通讯公司也应给予解决方案。
另外,必须重审的是,如今手机收费高,流量费不是全部,还有漫游收费。由于人们在各个城市之间流动越来越频繁,此项收费也是高收费之一。而在如今漫游收费标准中,多数手机仍是执行的2008年工信部下发《关于降低完成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为主叫每分钟0.6元,被叫上限标为每分钟0.4元。在技术日渐完善,漫游的成本己经趋近于零,而漫游费标准却不降低,也值得检讨。
再者,如今国内移动、联通与电信通讯公司己形成行业垄断之势,三者虽然存在竟争,但业务上各有偏向,主业务上仍是一家独大的局面。虽然它们推出各种“套餐”或“流量使用越多越便宜”的新标准,但消费者真正的实惠却仍然少得可怜。因此想祛除高收费沉疴,还需下猛药,既降低流量收费标准,又要下调甚至取消漫游收费,同时不断引入竞争打破垄断的格局,如此才是解决手机收费高的治本之道。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