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今年停止招新生,原有该校的地段新生全部转入前湖小学就读。”5月6日,记者从红谷滩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邓斌口中得到证实,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意向,今年投入使用的前湖小学将作为昌大附小红谷滩分校二部,承担该校原来的地段生,同时还承担昌大附小红谷滩分校1至3年级的教学任务。(来源:5月7日江西日报)
连日来,关于“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停止招新生,原有该校的地段新生全部转入前湖小学就读”的传闻让一大帮家长很是闹心,而这一传闻在红谷滩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邓斌口中得到证实,“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意向”。
这一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很多家长不乐意了,为啥?因为这样一处理的话,说好的“就近入学”没有了。
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们都能理解,就近入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多么大的事。安全、接送、时间、便利……种种考量,这也是大部分家长宁可花再多钱,也要选择学区房的最主要原因。
“记者通过查询资料,按照2009年昌大附小红谷滩分校动工时设置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数,可以满足半径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入学。”而之所以造成现在这个现象“主要是因为增加了一些小区孩子在这过渡就读。按照当初的意见,前湖小学建好后,过渡就读的孩子就该选择就近的前湖小学入学。”
因为有了过渡生占用了学位,所以就让本可以就近入学的孩子舍近求远,去更远的前湖小学就读。这看上去,不是红谷滩新区社会发展局的责任,但细究之下,红谷滩新区社会发展局难脱其责。
一个小学所覆盖的半径,是经过调查的,如报道中所说的,动工的时候昌大附小红谷滩分校的学位数就已经确定的,那么在之后接收过渡生的时候,作为协调管理的主管部门红谷滩新区社会发展局,难道就没预见今年学位满足不了入学需求?竟然当初有意见,现在应该依照当初的意见进行调整。为何又随意地更改掉意见?当初的意见是怎么形成的?有没有向社会征求意见?有没有向上级主管部门确认可行性?这让笔者都糊涂了,难道,一个部门出台意见如此轻率?如此朝令夕改,红谷滩新区社会发展局是不是太随意了点啊?
小时候,笔者猜过一个有点俗的迷语“先投'炸弹',后贴布告”,迷底是如厕。笔者今天看红谷滩新区社会发展局这一做法,立马联想到了这个迷语。先把过渡生的问题解决了,等既成事实了,再来告诉家长们要换地方读书。在出台意见之前连后果都没有考虑进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此为政,让人捉急啊!
文/舟正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