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九江市民雷女士反映,她家孩子就读的学校周边文具店售卖“电子烟”,年仅10岁的儿子好奇之下买来吸食,造成身体不适。(腾讯新闻 1月29日)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近年来“低俗”火柴、“大尺度”宣传画等横行校园周边,让家长们十分担忧。如今又曝出:江西省九江市多所小学周边文具店售卖“电子烟”。
电子烟又名电子香烟,一般是成人用于戒烟及替代香烟的产品,其中肯定含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岂是小孩子的身体能承受的?
据新闻报道:九江小学一家店主坦言最近很多孩子买,也就是图新鲜玩一下。双峰小学旁一家文具店的店主则称,目前没有货,都卖完了,最近这个东西卖得比较“俏”。
对此,笔者不禁想问:如此多的小学生在校园里玩耍着“电子烟”,老师们真的看不见吗?产品包装“三无”且成分不明的“电子烟”横行在校园里外,相关监管部门是真的毫不之情还是“懒作为”呢?
众所周知,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可如今学校周围的“黑心”产品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相关监管部门及学校负责人的“不作为”完全是一种对孩子们的不负责任行为。
因此,笔者认为,遏制“电子烟”等“黑心”产品残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还需政府强作为。一是相关执法部门本着为孩子负责的态度,到批发市场和学校周边等地走访调查,顺藤摸瓜,对那些“黑心”产商及批发商、卖家进行严厉的打击,杀一儆百,以儆效尤,让他们不敢再为了一己私欲而残害祖国的下一代。二是校方及相关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管,严禁“电子烟”等再次出现在校园周边。三是强化宣传教育,让校园周边的商人不要再为了赚“昧心钱”而害了孩子。惟此,才能让我们娇嫩的“花朵”茁壮成长!
倪倩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