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北京地铁正式启用了全新的票价方案。新方案以公里为单位实行计程票制,里程加价采用递远递减原则,即距离越长加价水平越低。具体为:起步6公里内每人次3元,6-12公里每人次4元,12-32公里每10公里加1元,32公里以上每20公里加1元,票价不封顶。
每个自然月内,乘客乘车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给予8折优惠;满150元后,超出部分给予5折优惠;支出累计达到400元后,不再享受打折优惠。
乘地铁出行的人中,你属于哪一类?
笔者将地铁乘客分为两类:不经常坐的和通勤者。
1月7日,《中国青年报》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53.1%的人平时将地铁作为主要的出行工具,25.5%的人一般坐地铁是长途,26.5%的人乘坐短途,45.8%的受访者长短途都有。对于坐地铁出行的目的,“上下班通勤”位居第一(57.6%),其次是“购物、游玩等生活出行”(22.6%),第三是“单位、公司办事”(16.1%)。
由此可见,地铁乘客中以长途通勤者居多,涨价对这类乘客的影响也最大。假设你是这类乘客,那么涨价将给你带来多大影响?
出行支出涨了多少?
仅考虑上下班,按每月22个工作日来算,涨价前乘客月支出为88元。根据打折优惠,涨价后单程票价按5元算,月支出为185元,涨了97元;按8元算,月支出为251元,涨了163元。
涨价无疑会对“上班族”造成经济负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
出行方式会改变吗?
涨价可能会使一部分人转乘其他交通工具,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乘客来说,坐地铁是刚性需求,涨价很难让他们放弃。方便、快速、有时间保证等优势,让地铁广受青睐。此外,等地铁的时候,不用经受风吹雨淋、严寒酷暑。
车厢里还会拥挤吗?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的相关表述,此次调价的目的之一是调节轨道公交与地面公交不合理的客流分布。轨道交通75%的路线高峰时段满载率超过100%,最大满载率超过130%。而地面公交年客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客运总量比2009年(高峰年)下降了6.4%。
通过引导客流,降低地铁内的拥挤程度,这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奏效。然而长期的效果未必乐观。分流到地面的客流有可能使公共汽车拥挤不堪,而且私家车出行量有可能增加,从而加剧地面拥堵问题。一部分乘客难免会再次涌入地铁。
“再见,2元地铁!”“2元兜几圈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以后出门要看好线路和票价。”不少市民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与最后一张2元地铁票的合影,以此来缅怀再也回不去的地铁2元时代。
其实与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多数人受益相比,个人受点影响不算什么。但要弥补营运亏损、减轻财政负担,绝不能只依靠涨价;缓解交通压力、保障乘客安全、美化城市环境,也绝不能只通过涨价实现。(马若虎)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