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给地震谣言滋生的机会(今日谈)
四川康定“11·22”地震发生以来,救灾正在有序有力地展开。令人欣喜的是,到目前为止,震区没有出现谣言、传言满天飞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政府快速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疏导了群众情绪,让地震谣言失去了“穿鞋”乱跑的机会。
传播学告诉我们,灾难发生时,往往是各种传谣的高发期。此次康定地震,政府部门汲取以往经验,建立抗震救灾媒体微信群,及时滚动发布权威信息,避免因信息缺失生出种种猜想。同时,当地还利用“结对认亲”打下的群众工作基础,由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向结对群众讲明具体灾情、救灾措施和进展情况。这些措施,清除了滋生谣言的土壤,在政府与灾区群众、政府与社会公众间播下了互信的种子。
从四川汶川到甘肃舟曲,从青海玉树到云南鲁甸,我们经历了一次次突发灾难,也在灾难中一次次进步。事实证明,只有信息公开透明,才能维护良好社会秩序、赢得有利的舆论环境,将灾难损失减至最低。
王明峰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