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校3年级4班班主任郭鑫因处理学生纠纷时误问一位学生,次日在校遭五六个人殴打,打人者称,“以后谁也不许动我家少爷”。半个月前,体育老师用手指点了这个孩子,结果体育老师就被他家的司机给打了,对方当时就扬言不许有人动“小少爷”。(人民网)
刚上小学三年级,十来岁的孩子就成了谁也碰不得的“刺猬”,如此极端的家庭袒护,不知道他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会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笔者认为追究校园里寻衅滋事者的责任不难,抽丝剥茧查到“少爷”的背景也不难,难的是如何真正铲除校园里的欺凌文化。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也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孩子犯了错误,老师教育他是职业所在。在学校,所有孩子都是平等的,没有孩子有特权。在靠拳头说话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很可能会不容于这个社会。欺凌是以霸道为“本事”的恶习,在欺凌面前,每个人都不该以沉默自保,而是做一个正派的人。学校按校规管理教育学生是完全正确的,教育孩子从小就学会遵守规则,才是真正的爱他们。
“少爷”这一早已被历史车轮碾碎的头衔,却在当代校园里还了魂。对教育者的粗暴令人发指,暴露出来对孩子的过度溺爱让人不敢恭维。光天化日之下,一群人闯入校园动手打人,这是标准的寻衅滋事,已经涉嫌伤害他人和破坏公共秩序,理应受到追究。没有谁能手眼通天、不可一世,构建一个法律框架之外的权力“江湖”。“少爷”凭什么在校园里耀武扬威?家长又是何方神圣,为何如此肆无忌惮,急需有关方面介入调查后给出“说法”,以给被惊到的师生和公众一个交代。毕竟,人民当家做主60多年了,容不得再有“少爷”“老爷”骑在头上了。
文/王萱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