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竖一
在过去的4年间,不乏试图取消限购房政令的地方,可最终基本都以夭折而告终。也正因为如此,限购房政令客观上在打击投机房地产者,以及平抑或者降低房价等方面还是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这,对于中国亿万普通民众而言,是美事;对于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而言,是幸事;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而言,是好事;对于中国文明程度的提升而言,是福事。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来,在呼和浩特的“诱导”下,不少地方也欲取消限购房政令。
譬如,据2014年7月3日《华夏时报》报道,7月2日,一份落款为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并加盖公章的《关于对我市商品房限购政策进行调整的请示》文件从网上传出。这份文件称,济南市城乡建设委与市房管部门研究后,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取消新建商品住房与存量住房的限购。文件内容显示,济南市长6月27日已签字批阅。
当然,依据2014年7月2日齐鲁网的报道,7月2日下午,济南市城乡建设委主任田庄说,“现在市里正在研究,还得报住建部审批。”
不可否认,当下中国楼市的普遍不景气,会比较严重地影响到地方的土地财政收入,而2014年是中国不少地方政府的还债高峰期。换言之,对于一些捉襟见肘的地方政府来讲,卖地可能是其偿还债务的不二法门。
诚然,取消限购房政令,会激发一些比较有实力的群体进入楼市。如此,既会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又会刺激经济发展,还能保证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同时,也可以让各种既得利益者,以及有条件攫取灰色收入者皆大欢喜。
可住房问题是中国亿万民众的最大民生问题之一,而“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地方取消限购房政令,客观上会助涨房价,最终严重地影响到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
事实上,于中国各地存在大量待售房、新建大量住房,中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加强——导致众多官员抛售其手中的来路不正之“富余”房产,以及不动产登记即将大显神威、房地产暴利真相浮出水面等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日益觉醒,而不像以前那么容易被某些房地产开发商、商用专家等忽悠了。换言之,地方取消限购房政令所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即地方政府取消限购房政令,实际上会是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笔者罗竖一认为,取消限购房政令是一剂毒药。因此,建议尽快予以叫停地方取消限购房政令的做法。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